索引号: bxsscjdglj-2023-00180 发布机构: 本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信息名称: 本溪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专项推进组 2023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 相关规划
发布日期: 2023-05-13 成文日期: 2023-05-13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本溪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专项推进组 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5-13 10:09:28 【字体:

一、总体目标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全市市场主体超过13.1万户,实现“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首战告捷,为实现2025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实现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质量提升

工作目标:2023年,全市市场主体数量超13.1万户,其中企业达到2.4万户左右,个体工商户达到10.7万户左右,全市企业活跃度在全省企业活跃度梯队保持前列。

具体任务及工作举措:

1.出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若干举措。构建全市市场监管部门“23N1”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支撑体系(开展两项专项行动、优化三个发展环境、厚植N个培育载体、建立一套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责 任 人:王宏伟

2.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确保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①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推动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准入。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降低市场主体准营成本。③深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使用,将整体开办时间压缩在0.5个工作日内。④上线运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手机APP系统,实现登记注册“掌上办”。⑤提升企业注销“一网服务”水平,实现市场主体多项注销业务“一次办”。⑥统筹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在“互联网+监管”平台编制年度抽查检查计划,全市部门联合检查任务占计划任务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干扰。⑦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本溪市市场监管局

责 任 人:袁辉 王剑 兴长处

3.开展个体工商户培育专项行动(2023年),实现总量多起来,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2万户左右;实现特色树起来,培育扶持一批具有本溪特色的“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①建立完善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②制定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2023年工作要点,形成部门合力。③落实省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事项清单,推动政策落地。④开展全市“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集中进行政策宣传、走访调研、困难帮扶。⑤建立“个体工商户服务站”,推动解决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问题。⑥组织全市开展跟踪监测,关注经营状况。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责 任 人:王宏伟

4.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专项行动(2023年),服务企业330户以上。①开展钢筋、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产业链提质行动,解决重点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②开展产品质量合规行动,规范企业出厂检验和合格证标识,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行业企业质量水平③开展外贸企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联合海关部门,立足区域,充分发挥各自部门职能优势,推动企业扩大出口和内销。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人:李强

5.构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发展服务体系,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①新增本溪市地方标准2项。②加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或线上平台)建设,数量达到2个。③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服务企业20户以上。④开展“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活动,服务企业30户以上。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人:申琳 金戈 高伟 邢刚

6.清理“空壳”企业,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国资、工业和信息化、商务部门分别牵头协调主管领域“空壳”企业清理服务工作,建立“空壳”国有企业台账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空壳”企业退出的职工社保接续等;税务部门做好“空壳”企业退出的清税服务;市场监管部门做好“空壳”企业注销登记等工作。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税务局

责 任 人:王剑

7.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以上,推动企业发展壮大。①会同商务等部门,制定印发“小升规”及“达限入库”企业补贴奖励方案,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实现增长。②分解各县区指标任务,建立企业培育库,加大服务企业力度。③摸排有退库风险企业情况,“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企业,推动企业“少退库、不退库”。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责 任 人:李力强 王为首

(二)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工作目标:2023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0户、“专精特新”企业1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1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8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达到61家。

具体任务及工作举措:

1.出台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举措。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责 任 人:李力强

2.着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①开展“净源”专项行动,组织各地、各部门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现行有效的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及时予以废止、修改。②组织公平竞争审查考核工作,抽查督办一批违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标准的问题政策文件。③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工作,提升公平竞争审查整体工作水平。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责 任 人:李巍巍 兴长处

3.深化“政企直通车”服务机制。①依托省联移动端“政企直通车”功能,拓展政企直通车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效,提炼梳理典型经验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建立“市长服务季”政企沟通机制,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②开展8场“专家讲法”活动、8场“进法庭听法”活动、8场“检察开放日”活动。③上线运行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责任单位:市工商联、市营商局

责 任 人:边 杨 杨元臣

4.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①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梯度培育工作,培育更多优质企业。②组织企业参加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企业培育认定工作。③组织企业参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接服务、咨询诊断等活动。④落实国家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⑤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责 任 人:李力强

5.引导民营经济转型升级。①聚焦本溪高质量发展,围绕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重点工种开展职工技能竞赛,创建2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和8个职工创新工作室。②组织开展首届职工最佳技术创新成果、最佳先进操作法、最佳专利和最佳合理化建议推荐命名活动,以此辐射带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全员参与的“五小”竞赛活动,覆盖民营企业60家次、职工6000人次,“师带徒”结对60对,提合理化建议不少于600个。③对已建立工会组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足额拨缴工会经费基础上,将省市县工会留成部分100%给予返还补助。

责任单位:市总工会

责 任 人:汤红伟 侯彦成

6.加强民营企业交流合作。①加强与辽宁省工商联联系,积极参与6月举办的“知名民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高端峰会”。②协同市商务局等部门,在国内、国外分别召开多个邀商片区会,10月底积极参与首届“全球辽商大会”。③组织民营企业“抱团出海”,参加境外重要展会3个、境外活动1次。

责任单位:市工商联

责 任 人:边杨

7.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①开展企业家执委履职评价工作,把评价结果作为政治安排、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成立执委工作委员会,开展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谈心交心工作。②完善联系服务机制,加强与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联谊交友,畅通意见建议反馈渠道。③举办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示范专题培训班。④举办“民营经济大讲堂”。⑤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设立全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云朗读”、民营经济人士“学雷锋-云朗读雷锋日记”视频展播活动。⑦开展民营经济人士培训教育。

责任单位:市工商联

责 任 人:边 杨

8.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①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②引导科技型企业新苗成长,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专业化发展,开展科技招商活动。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责 任 人:李 威

(三)积极引进外资企业

工作目标: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全年引进外资项目14个以上。

具体任务及工作举措:

1.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外资企业权益,以优质外资政策助力外资高质量发展。①带领各县区业务人员积极参加商务部和省外资业务培训工作,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②鼓励在溪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向企业宣介我省优质外商投资项目奖励政策和外资政策并扎实落实。③全面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项目依法享受进口设备税收优惠待遇。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

责 任 人:张礼坡 李曼

2.强化外商投资服务,提升国际人才综合服务水平,营造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环境。①充分发挥商务服务员制度作用,坚持“一企一策”,做好政策宣介、助企纾困,倾听企业诉求,提升服务水平。②进一步提升外资大项目、规模项目跟踪服务水平,强化重点外资项目要素保障。③结合全省外资企业评价激励工作,着力推荐在投资、贸易、纳税、就业、科创等方面贡献突出的优秀外资企业,发挥优质外资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④提升国际人才服务水平,为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设计、医疗等领域符合条件专业人才提供相应服务。⑤加强全市外籍人员子女相关社保服务。切实提高我市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水平,对包括外资企业人员在内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营商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科技局

责 任 人:张礼坡 李曼 杨元臣 车沛林 徐少卿 赵健

3. 实施“招大引强”工程。瞄准华润集团、香港中旅集团等世界500强及全球行业头部企业,扩大外资规模,明确引资目标,“走出去”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发挥大项目对扩大外资规模的强力支撑作用。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责 任 人:刘 菲

4.拓展引资渠道。积极引进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外资项目,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充分享受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流向,优化外资结构。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责 任 人:刘 菲

(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工作目标:有研发能力的市属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达到2.57%,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69亿元,营业收入达到43亿元。

具体任务及工作举措:

1.强化市属企业战略规划引领。对市属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调研摸底,梳理存在问题,对不合理的规划督促企业进行修订。结合市属企业重组整合,“一企一策”推动企业围绕功能定位,加强战略规划分析研究。推动重组整合后市属企业制订战略规划,优化企业功能定位,强化规划引领。加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与企业负责人签订2023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指导企业董事会完成与经理层签订2023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视不同类型企业,针对企业短板进行分类考核,分别将“一利五率”指标纳入考核目标,通过将经营任务目标分解下去,促使企业盘活资产,招商引资,降本增效等实现经营任务目标。

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责 任 人:张万荣 王延文

2.明确市属企业主责主业。①出台市属企业主业管理办法,建立主责主业动态调整机制。②下发首批市属企业主责主业清单,形成各级子企业主业清单。③严格审核企业投资计划,督促企业按照“突出主业、做强实业”的原则,优先向主业配置资源,加大主业投资发展力度,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规范其投资行为。

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责 任 人:尚宝民 张万荣

3.稳妥推进市属企业“两非”“两资”剥离处置等瘦身健体工作。①全覆盖梳理市属企业存量“两非”“两资”情况,制定并实施市属企业“两非”“两资”剥离处置计划。②发挥大连产权交易所和本溪产权交易中心资产处置功能,健全市场化退出路径,有效盘活存量资产。③对企业瘦身健体中因剥离资产、人员等,对业绩指标有较大影响的,在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予以实事求是的考虑。

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责 任 人:尚宝民 王立丰 王延文

4.引导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①推动本溪水泵有限责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年度研发隔膜泥浆泵,预计年底前研发出隔膜泥浆泵小基座。②推动本溪水泵有限责任公司积极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辽宁科技学院、本溪钢铁(集团)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技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高效利用。

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责 任 人:张万荣

5.强化经理层契约目标科学性、挑战性考核与兑现。①推动符合条件的各级市属企业董事会与经理层成员签订差异化的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约户数和签约人数均达到100%。②组织检查12户市属企业集团签约质量,提升经理层契约目标科学性与挑战性。③推动市属企业开展考核,合理拉开经理成员薪酬差距。

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责 任 人:王延文

(五)开展央地合作提升行动

工作目标:到2025年,推动10个以上总投资200亿元的项目落地。

具体任务及工作举措:

1.建立央地合作工作机制。①建立央地合作领导小组和央地合作项目协调推进工作专班,建立健全相关工作规则。②工作专班视工作进展情况召开调度会,领导小组视工作进展情况听取工作专班汇报,加强顶层谋划和组织领导,畅通我市与省国资委、央企、各县区政府沟通对接渠道,形成工作合力。

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市发改委

责 任 人:王延文 丁斐垚

2.建立“四个项目库”。建立央地合作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会商洽谈项目和推介项目四个项目库,并动态更新。

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市发改委 市商务局

责 任 人:王延文 丁斐垚 尚冰洁

3.开展形式多样的央地对接。①畅通与省国资委沟通渠道,按照省央地合作专班要求,积极参加辽宁省组织的央地合作会议,做好我市的相关会务联络保障服务工作。②全市推选4个以上总投资5千万元以上央地合作项目签约。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市国资委 市商务局

责 任 人:丁斐垚 王延文 尚冰洁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推动。按照《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5项重点任务分工,建立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抓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分别牵头、相关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和落实专项推进组工作推进和任务落实责任机制,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责任部门抓落实,以上率下、合力会战,分兵把口、逐一攻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目标管理。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认真制定并建立健全任务分解台账,做到按图施工、挂图作战,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打通堵点,确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时间、节点内圆满完成。坚持点面结合、稳进协调、上下联动、协同共进,建立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专班专人推进机制,抓住关键环节集中发力,努力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上实现更好更大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三)强化督导落实。坚持“一盘棋”推进,逐月调度工作开展、检查推进情况、通报落实进度、督导任务进程、进行梳理分析、实行对账销号。坚持集中攻坚,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专项推进组工作会议,针对重点事项,加强政策研究,加强分析研判,制定有力措施,有效破解难题。坚持“拼抢争实”,紧盯任务目标,创新工作思路,科学谋划超常规举措,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埋头苦干、狠抓落实,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确保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完成“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