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本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的 若干措施》的通知
本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培育壮大
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建立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准营环境和市场秩序,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结合全市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准营环境
(一)抓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宣传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压缩登记环节,精简申请材料,提升登记便利化程度,降低制度性成本,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责任单位:登记注册科,各县区局)
(二)深入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的宣传和推广应用,推进企业登记、公章制作、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医保登记和银行预约开户等高频开办事项在线上一次身份验证、一表填报申请、相关信息实时共享交换、准入多环节同步办理,将7个事项环节的总体办理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责任单位:登记注册科,各县区局)
(三)持续做好“证照分离”改革。积极履行牵头责任,加强与审批主管部门协调沟通,进一步落实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具体措施,通过一网通办、一窗通办、集成服务、科技赋能等手段模式,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增强市场主体便利体验和改革获得感。(责任单位:登记注册科,各县区局)
(四)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持续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工作,加强与税务等部门业务协同配合,完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注销登记服务。探索实行市场主体歇业制度,对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责任单位:登记注册科,各县区局)
(五)持续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加快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实现办事指南标准化、业务办理规范化。稳步推动“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积极推进“一业一证”“一件事一次办”,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责任单位:登记注册科、行政审批科、计量科,各县区局)
二、帮扶市场主体高效规范发展
(六)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充分发挥本溪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制度,加强部门协作,统筹协调个体工商户发展重大事项和小微企名录系统建设,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指导督促全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抓好个体工商户发展任务落实。加强“小个专”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党员凝聚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激发小微市场主体活力。(责任单位:中介科(小个专党建办公室),各县区局)
(七)提升企业年报服务水平。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规定,统筹做好年报“多报合一”公示工作,形成市场监管部门、统计部门、海关部门、人社部门、商务部门的“多报合一”。督促引导市场主体依法按时年报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让经营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扩大社会监督,培育鼓励市场主体形成对自己负责、向社会负责的诚信自律意识。(责任单位:信用监督科,各县区局)
(八)推行药品零售行业“一业一证”综合许可便民服务。将本溪市药品零售企业纳入“多证合一”范围,实施“一业一证”管理。将申请人申办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等多个许可证件,合并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同时一并制发各类法定经营许可证,方便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
(九)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协调相关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简化办事流程,加快审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为企业在商标注册、续展、运用、专用权保护等方面提供参考信息和专家意见,指导企业完善商标管理制度,培育更多知名品牌。积极做好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切实提高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和维权能力。(责任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科、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科,各县区局)
(十)提升市场主体质量发展水平。深化政府质量奖励工作,加强创奖组织培育和梯队建设,积极推进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进一步加强与鞍钢集团本钢分公司相关领域工作负责人沟通协调,发挥本钢板材公司全省“卓越质量管理推广示范基地”作用,引领本溪企业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标准。积极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探索建立我市“一站式”服务网上服务的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检验检测服务。(责任部门:质量发展科、检验检测服务中心)
(十一)加大标准化支持服务力度。继续开展本溪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征集,按照《2022年全省标准化工作要点》要求,围绕地理标志产品市级地方标准制定、国家大榛子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为重点开展各项工作。为优化市场秩序治理,促进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标准化技术支撑。(责任单位:标准化科)
三、促进和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发展
(十二)优化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巩固和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面,强化抽查检查结果的公示、共享和运用。加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建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科学运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做好涉企信息的归集共享,扩大涉企信息归集共享范围和领域。优化完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完善探索信用修复制度,拓宽修复渠道、丰富修复方式,鼓励企业重塑信用,助力企业诚信经营、有序发展。(责任部门:信用监管科,各县区局)
(十三)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进一步加强12315平台建设,持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回应消费者诉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建设健康有序市场环境。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建设放心消费良好社会环境。(责任单位:网监科、综合执法队,各县区局)
(十四)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价格、网络平台、广告等领域的监管执法,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化民生领域“铁拳”行动,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推行柔性执法。统筹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提升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保驾护航。(责任单位:各相关科室,各县区局,综合执法队)